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两天大跌10%,比亚迪的股价摔杯为号,汽车板块集体大跌,汽车市场终于掀桌子了。
比亚迪再次大幅降价,5月23日,比亚迪宣布在海洋网和王朝网两大渠道推出覆盖22款智驾车型的限时促销活动,价格下调力度前所未有,最高优惠达5.3万元。
例如,海豹07智驾版1.5L精英型限时售价10.28万元,较原价下降超过三成。此外,海鸥、海豹05DM-i、海豚等多款热门车型也纷纷降价,调整后的价格几乎重塑了同级市场的价格底线。
在新能源渗透率逐渐稳定在50%附近的当下,此次降价已经不再被认为只是促销策略,而更像是一场围绕市场份额和品牌排位展开的价格战“厮杀”。
但这一次不但没有提振股价,甚至业内开始担忧这样卷下去汽车质量、汽车安全还有没有保障?
在上周,长城汽车的魏建军的发言引发了轩然大波,他说汽车界的恒大已经出现了,只是还没有爆出来。他说新能源车领域,资本已经赚走利润离场,剩下产业在赔钱卖货,价格战导致行业一年损失1380亿,部分车企偷工减料,拖欠供应商的货款,降低成本导致产业链失衡,甚至直接发问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价10万仍然可以保证质量?
魏建军指的“恒大”具体说的是谁暂不清楚,但是可以确认的是,供应商的日子真的不好过,随便翻看财报数据,只有十几家上市车企就欠着供应商万亿货款,长安应付的账款及票据超过700亿,上汽2200多亿,比亚迪2500多亿,平均付款的周期达141天。
10年前汽车公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45天,而现在却拉长到至少90天。而根据Wind数据显示,16家上市中国汽车公司的应付账款平均天数是182天,接近国际汽车公司账期的两倍。
上万亿的货款长期不结,就相当于是车企把资金成本转嫁给了供应商,而有关业内人士透露,供应链资金链紧张怎么办,只能拿车企开的票据去换钱,但这是要给银行支付高额贴息的。
按当前规模简单算一下,汽车供应链每年都替车企承担数百亿的资金损失,同时供应商还被车企要求降价来分摊成本,但供应商的成本没有人分摊,除非就是偷工减料忽视安全。
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水平从2017年7.8%已经下滑到2024年4.4%。同时,利润绝对值也显著下滑,全行业利润总额从2017年的6833亿元,跌至2023年的5086亿元。
乘联分会数据显示,2025年1-3月汽车行业利润为947亿元,同比下降6%;汽车行业利润率3.9%,利润率水平仍在下降通道中。
除了利润率不断走低之外,国企整车厂商高企的资产负债率和杠杆率也成为关注焦点。
2024年,A股上市的乘用车车企资产负债率整体较高。根据Wind提供的数据显示,2024年A股上市乘用车车企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60%,部分企业甚至超过80%,赛力斯资产负债率高达87.38%,北汽蓝谷为75.33%,比亚迪为74.64%,上汽集团为63.77%,长城汽车为63.64%,长安汽车为62.01%,广汽集团为47.61%,海马汽车为55.13%。新能源车方面蔚来负债率为87.45%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汽车质量协会数据显示,一季度投诉量同比增长了83%,比如说车身异响、虚标续航、车机死机相关的问题占比达到61%,这都是和成本压缩直接相关的。
对此,我想说降价本身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,只是希望别卷到关乎安全的地步,透支行业健康,损害产品质量,不然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。
总的来说,“车圈恒大”未必会出现,但新一轮的降价会再度加速行业格局的分化——大品牌能凭借垂直整合能力和规模效应,在降价中维持成本优势,但规模小、高负债、融资能力差的中小品牌生存空间会进一步遭到挤压。
2025年的汽车行业危机,本质是产业升级的阵痛。价格战虽能短期刺激销量,但唯有通过技术创新、供应链优化与全球化布局,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2025-05-29 07:00:05
2025-05-29 07:00:05
2025-05-29 07:00:05
2025-05-29 07:00:05
2025-05-29 07:00:05
2025-05-29 07:00:05
2025-05-29 07:00:05
2025-05-29 07:00:05
2025-05-29 07:00:05
2025-05-29 07:00:05